登錄

注冊

首頁?新聞資訊?行業資訊

新聞資訊

李新旭:探索形成以設施農業為核心的現代農業示范模式

2023-03-15 閱讀量: 來源:中外農業概覽

隨著現代工業和微電子技術在農業領域的應用發展,集約型設施農業在美國、荷蘭、日本等一些發達國家得到迅速發展,并形成了強大的支柱產業?,F在,這些國家的設施農業已經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技術體系,溫室能夠根據植物對環境的不同需求,通過計算機實現對溫室中的溫、光、水、氣、肥等因子進行自動監測和調控。這套完整的技術體系設計而成的設施農業,也是目前設施農業水平最高的“植物工廠”。

目前日本、美國等國已建造了多座“植物工廠”,而北京的“植物工廠”的發展正方興未艾。對于北京來說,高效設施農業的發展原本就有深厚的發展基礎,早在2011年,北京就開展了番茄工廠化生產試驗示范工作。特別是近幾年,設施農業作為現代農業發展的典型模式,得到了北京市各級領導的關注,同時也在大力推動設施農業的發展。按照《北京市“十四五”時期鄉村振興戰略實施規劃》,到2025年本市蔬菜自給率將提升至20%以上,相當于在目前基礎上要提高一倍。為實現這一目標,更高效的設施農業是必由之路。

在這樣的背景下,北京市高效設施農業取得較快發展,京郊出現了眾多單體規模在2公頃以上的工廠化蔬菜生產園區,總面積達到30公頃。其中,翠湖智慧農業創新工場是2021年北京市“3個100”重點工程之一,也是北京市高效設施農業發展計劃的首個示范項目。

北京市海淀區上莊鎮前章村是翠湖智慧農業創新工場的所在地。來到這里,你會看到東西長500余米,南北寬185米,溫室頂部脊高超8米,智能連棟溫室,這也是目前京津冀地區單體最大的溫室。據介紹,按照規劃,這里是一處占地千畝的園區,將被打造成為包括研發創新基地、配套協作區和20萬平方米綠色示范工廠在內的“生產+科研”創新工場——翠湖智慧農業創新工場。本期《中外農業概覽》雜志帶您探訪的重點就是翠湖智慧農業創新工場。

走進翠湖智慧農業創新工場:

這里在設計、建設過程中充分考量國內高校及科研院所的科研成果,國產化率已達到80%,每一處的設計充分展示了國產化植物工廠在設計方面高度的專業化和現代化;這里集先進的現代農業技術設備和科學管理體系于一體,打破土壤連作障礙、肥藥施用、勞動力成本增加等嚴重制約我國蔬菜產業發展的瓶頸,通過光、溫、水、氣、肥等環境控制系統協同互促、廢棄物處理與資源化利用等關鍵技術示范,實現了關鍵技術與農業投入品、標準化生產、商品化處理等技術集成為優質高效生產技術;

這里通過智能調控、自動落蔓系統創新、水肥循環利用、品種優化等措施,有效降低生產成本5%,提高產量3%;這里通過高透漫反射玻璃應用、拉幕系統優化等增加光照率7%;這里通過鋁合型結構優化、防疫系統優化,植株發病率降低50%……

每走一處,都會讓你不由地感嘆這又是處北京設施農業發展科技水平的高地。不錯,在翠湖智慧農業創新工場,處處體現了從農業產業化發展的實際需求出發,借助綠色示范工廠項目,集合先進農業技術、智能控制系統等一系列科技創新成果,形成一套可示范、可復制、可推廣的現代農業生產運營體系。

那么翠湖智慧農業創新工場是如何將農業技術、農業設備、智能化、網聯化的國產技術進行有機集成,將溫室的設計模式、建設模式、生產模式創新的?它又是如何推動高端設施農業向基層農業產業發展轉化的?

帶著這些問題,本期《中外農業概覽》特邀北京翠湖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李新旭,讓他為我們講解翠湖智慧農業創新工場是怎樣將農業技術、農業設備與智能化、網聯化的國產技術進行有機集成,怎樣探索形成以設施農業為核心的現代農業示范模式,并將引領帶動農業企業在創新中實現了良性循環發展的模式。

記者:您是智慧設施農業發展方面的專家,請您談一下北京這些年智慧農業的發展。

李新旭:我本人一直從事連棟溫室和大型溫室的蔬菜工廠化方面栽培技術的研究和實驗示范的工作。我對北京大型溫室的發展,包括設施農業的發展還有一些體會和感觸的。目前,北京市設施農業的發展取得長足的進步,并且在不斷進步的過程中,實現了設施裝備水平的提高,栽培技術水平的提高,品種的改良和提升也一直在不斷前進的路上。

舉例來說,在2010年,開始做大型連棟溫室生產的時候,北京市大型溫室番茄種植的產量在每平方米20公斤左右,而到2017年每平方米已經突破了40公斤,而在一些試驗區域或者是一些特殊的品種區域,產量水平已經甚至高于了40公斤??梢哉f,我們用7年的時間實現了產量提升一倍的成績。相信未來,我們的每平米的產量能達到45公斤甚至更高,也是非常有可能的實現的。

產量的提升依托的是溫室設施裝備水平的提升、智能設備的應用、栽培技術水平的提升,也包括我們對專業技術人員的培養。產量的提升是一個成績,這個成績的取得是依托一系列基礎工作上的提升。

除了設施農業種植作物的產量提升了,近幾年設施農業種植作物的品質也實現了提升。消費者可以明顯地感覺到,目前北京市的市場上越來越多地出現了口感型的果蔬,如番茄、黃瓜甚至水果蘿卜等一系列更高品質的果蔬。

近幾年,北京設施農業產業得到了長足的發展,設施農業內設施可控的條件下,生產出了質量產量更高、品質更優的產品,這是很多園區在追求的目標,也是北京市的設施園區能夠做到的成果,或者換句話來說,由于北京設施農業產業的發展,北京市的市民消費者已經能夠越來越容易吃到通過現代設施農業生產出的優質、安全、品質好的果蔬。

記者:翠湖智慧農業創新工場是2021年北京市“3個100”重點工程之一,也是北京市高效設施農業發展計劃的首個示范項目。請您介紹一下建設這個項目的背景是什么?建成的意義如何?

李新旭:在15年以前,北京大型溫室單體規模在兩公頃以上的園區非常少,這幾年隨著技術水平的進步,包括裝備水平、園區生產技術水平的進步,北京市已經涌現出很多單體規模在兩公頃以上的園區,例如,宏福農業在大興有5公頃,吉星農業有3公頃,大興長子營有7公頃等等。

連棟溫室的規模在不斷增大,而在規模增大之后,就是設施環境的調控能力需要進一步的提升,設施環境的調控能力進行緩沖能力需要增加,這些都是產量提升的硬件支撐。

隨著設施裝備水平現代化程度的顯著提升,大型溫室真正實現了物聯網自動化的生產,包括生產環境的調控,水肥的調控,技術人員只需要設置參數,剩下的都由專門的硬件和控制系統去實現。目前,栽培技術也朝向標準化生產。在大型溫室里邊,我們可以把整個的生產環節設計成標準化的流程,實現了把傳統的農民在溫室條件下轉化成產業工人,提高了生產的操作水平。

另外像一些栽培技術,包括環境的控制技術、水肥的管理技術、植株管理技術,甚至某些生產經驗,目前已經實現了從荷蘭引進到消化到吸收到再創新的階段,目前北京市已經具備設施農業自主生產的技術體系,這是技術水平的進步。

在這樣大的背景下,我們實施了翠湖智慧農業創新工廠的項目。“翠湖智慧農業創新工場”由首農食品集團西郊農場旗下全資子公司北京翠湖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建設,園區占地面積約1000畝,包括研發創新基地、配套協作區和20萬平方米綠色示范工廠,將以“生產+科研”兩種業態為主導,形成以設施農業為核心的現代農業示范模式,帶動區域農業科技化、標準化、優質化發展,同時對北京市農業發展起到引領示范作用,實現集成創新和產業驅動,成為立足海淀、服務北京、輻射全國的設施農業產研融合創新基地和智慧農業創新工場。

北京翠湖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 李新旭

記者:“翠湖智慧農業創新工場”由智慧農業創新園、高效蔬菜工廠、設施農業集成創新工場三部分組成,請您詳細介紹一下這三個部分,分別承擔著怎樣的使命?

李新旭:翠湖智慧農業創新工場由智慧農業創新園、高效蔬菜工廠、設施農業集成創新工場三部分組成,是北京市高效設施農業發展計劃的第一個示范項目。其中:

第一個區域是規劃建設20萬平米的大型連棟溫室,主要用來生產高品質果類蔬菜,這也是以生產運營為基礎的設施溫室。未來要實現周年的生產和穩定的供應,為消費者生產出更多優質、安全、口感好的品種,這是我們的一個目標。

第二個區域是204畝的設施農業創新基地。創新基地的核心是依托高效設施的生產和運營,針對生產和運營中存在的技術問題,包括設施設備、栽培技術、管理技術、種子研發等存在的技術難點,都可以在創新基地進行成果的研發和轉化。高?;蜓芯繖C構有新的成果之后,可以在我們的設施農業創新基地中進行轉化,然后再應用到連棟溫室中,204畝的設施農業創新基地將被打造成為設施農業成果研發的“孵化器”。

第三部分區域是配套協作區或者叫大田的展示示范區,我們要在北京市打造一個大田現代化農業或者叫做機械化農業的種植示范的場景,并進行示范和推廣。

記者:翠湖智慧農業創新工場,將實行農業智慧化生產管理。請您講解一下翠湖智慧農業創新工場是如何將農業技術、農業設備與智能化、網聯化的國產技術進行有機集成,探索形成以設施農業為核心的現代農業示范模式。

李新旭:現在大型溫室的發展,國內存在一定的問題,核心問題是大型溫室的生產投入高產出低或者說是效益低的問題,很多園區經營者、很多專家領導都在關注到底大型溫室能否能盈利的問題,這是溫室產業的熱點和難點。

這里有幾個核心問題,第一是設施硬件的投入相對偏高,現在很多園區都是國外引進設施技術,包括核心設備也是以國外引進為主,目前還存在部分核心的設施設備“卡脖子”現象,要完全從國外引進為主。另外一個是在設施設備條件下,如何最大限度地調控出或者說創造作物適宜生長的環境條件,來最大限度的達到產量和品質水平,這也是生產管理者一直在追求的目標。

在以上兩個“核心問題”亟待解決的大背景下,翠湖智慧農業創新工廠第一個目標就是為了降低項目硬件投入的成本,提高國產化的水平。因此在項目的設計和建設過程中,我們充分吸取了國內外的一些典型案例的設計和建設的經驗,將核心的設計進行了國產化。我們依托國產化的團隊進行設計,參照荷蘭的經驗,將荷蘭的設計經驗進行轉化,消化和吸收,再創新,參照了海淀區20年的氣候資料,形成了適合于北京地區海淀氣候的這種連棟溫室的設計方案,這樣解決了第一個核心問題。

第二,大型溫室當中有許多核心的設備,我們把國內一些比較典型的或者國內的一些具備典型的代表性的相關設備,在溫室中進行了集成,包括水肥一體化設備、廂式飛機儲水罐、軌道車、采摘車等等,這些設備都實現了國產化的集成和裝備。通過國產化的設計和設備的集成,第一提高了國產化的科技水平,第二是降低了溫室的投入成本,這是翠湖智慧農業創新工廠項目實現的一個目標。第三,在設施設備國產化的基礎上,我們開展了栽培技術本土化的集成和研究工作,通過這些年的發展,我們把荷蘭的技術依托國內當地的基礎條件進行了優化和再創新,形成了包括番茄、黃瓜、甜辣椒等三種不同作物的栽培技術體系,在栽培技術上也實現了國產化的創新。

記者:目前智慧農業創新工場國產化率已達80%,請介紹一下,有哪些是自主研發的集成技術,國產的集成技術特色是怎樣的?未來市場應用前景如何?

李新旭:翠湖智慧農業創新工廠的定位是打造未來設施農業的科技示范和推廣基地,目標是將先進的技術和產品在園區內進行示范。

在成功的基礎上,我們會將先進的成果、優良的品種、先進的技術體系,向全市乃至全國進行輻射推廣,這是建設翠湖智慧農業創新工廠的目標。同時提升全市設施農業的技術水平和裝備水平,提高設施農業的產量水平,并在大型溫室中進行示范和推廣。另外,將我們在大型溫室中的一些核心的設備和技術進行消化吸收之后,應用到普通的日光溫室和塑料大棚之中,提高日光溫室和塑料大棚的標準化生產程度,提高產量水平和品質水平,這是我們未來的目標,也是我們的初衷。

現在,我們正在朝著未來的發展目標一步一步地做。因為我本身還是北京設施蔬菜創新團隊栽培的崗位專家,在北京市有一些示范和推廣的任務和工作,我們按照北京市設施蔬菜創新團隊的一些相關要求,將設施農業中的產品技術裝備進行集成后,應用到北京市其他示范點進行示范和推廣。

記者:您對翠湖智慧農業創新工廠未來發展有哪些希望和展望?

李新旭:關于翠湖智慧農業創新工廠,上面說到了我們的核心目標,未來發展以大型溫室或者設施農業的生產和運營為依托,進行標準化的生產管理體系建設,依托首農食品集團品牌為背書,打造生鮮品牌,實現高品質蔬菜的穩產保供,這是我們的目標。

第二,未來我們要打造設施農業的創新孵化基地,這是我們的目標之一,即將國外先進的設施設備技術,進行消化吸收再創新之后,面向立足海淀,服務北京,面向全國,打造面向全國的設施農業的創新工廠。

來源:《中外農業概覽雜志》(公眾號對話頁回復“雜志”即可免費訂閱)。

大地影院bd在线播放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