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

注冊

首頁?新聞資訊?行業資訊

新聞資訊

農業強國 科技創新先行——吹響科技強農集結號

2023-03-14 閱讀量: 來源:中外農業概覽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加快建設農業強國,扎實推動鄉村產業、人才、文化、生態、組織振興。近日發布的2023年中央一號文件聚焦“三農”,指出“強化農業科技和裝備支撐”。

當前,我國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達到59.2%,科技對農業農村發展的支撐引領作用顯著。縱觀全球,農業強國必是農業科技創新強國。面對國內外的形勢,在建設“農業強國”的新征程上,應如何強化農業科技和裝備支撐?如何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推動高水平農業科技自立自強,加快建設農業強國提供堅實保障?請聽中國農業大學人文與發展學院發展管理系、博士生導師李建軍教授為我們解讀。

作為中國發展戰略學研究會農業農村戰略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國自然辯證法研究會常務理事和科學技術與公共政策研究會副主任委員、北京市科協“前沿科技倫理與公共政策智庫基地”首席專家,李建軍教授的主要研究方向為科學技術與公共政策、現代農業創新和鄉村振興、創新思維與創業管理等,本文他為我們介紹了科技創新在“農業強國”及國家農業農村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同時也給我們帶來在“農業強國”建設中吹響科技強農集結號的“底氣”——“十三五”期間我國農業科技創新取得的重大成就,“十四五”我國農業科技發展的機遇和挑戰。這些底氣讓我們不僅能夠加快先進農機研發推廣,并且能夠始終緊緊圍繞助力脫貧攻堅、穩產保供和綠色發展,加快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成果推廣應用和體制機制改革創新。

圖片

01

科技創新在“農業強國”和農業農村現代化中的核心作用

要全面理解科技創新在“農業強國”、國家農業農村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必須首先理解“農業強國”戰略和國家農業農村現代化建設的戰略布局及其對科技創新提出的迫切要求。十九大報告在對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的科學分析的基礎上對國家農業農村現代化的戰略布局做出總體設計,其中明確指出,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我們要建設的現代化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既要創造更多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優質生態產品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優美生態環境需要;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要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按照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賦予的總要求,建立健全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和政策體系,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到2035年要基本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到2050年鄉村全面振興,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全面實現。



依照“農業強國”的戰略布局,“農業強國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根基,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實現高質量發展、夯實國家安全基礎,都離不開農業發展?!?要“立足我國國情,立足人多地少的資源稟賦、農耕文明的歷史底蘊、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時代要求,走自己的路,不簡單照搬國外現代化農業強國模式”。
“要依靠自己力量端牢飯碗,依托雙層經營體制發展農業,發展生態低碳農業,賡續農耕文明,扎實推進共同富?!?。
而所有這一切,都需要科技創新賦能并提供關鍵性的解決方案。不僅如此,新型城鎮化的加快推進、城鄉居民消費結構的急劇變化、城鄉關系深刻調整和鄉村社會加快分化轉型、以及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和農業科技服務主體的發展壯大,來自農業結構和資源環境方面“硬約束”,以及新近出現的復雜多變的逆全球化風潮等等,也都迫切要求我們提高國家農業供給側體系質量和水平,確保國家糧食安全、食品安全和生態安全,加快實現由農業大國向農業強國轉變,構建農業農村現代化新發展格局。因此,在“十四五”時期以及未來更長時期,我國必須重視科技創新在國家農業農村現代化中的核心作用,把科技自強自立作為國家農業農村現代化的戰略支撐。
圖片

02

“十三五”期間,我國在農業科技創新取得的重要成就

“十三五”期間,中央高度重視農業科技創新,不斷加大科研經費投入,加大強農惠農富農政策力度,并通過多種機制創新優化和完善全國農業科技創新體系和技術推廣服務體系,在農業機械、農業新技術的應用以及新品種的培育和推廣,如雜交水稻與雜交玉米品種等的大面積推廣方面取得了許多重要成就,為我國的農業農村現代化化提供有力支撐。



首先,國家依托50個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聚焦節本增效、優質安全、綠色環保等發展要求,集中優勢力量攻克大豆高產優質品種、牛奶品質與質量安全、草地貪夜蛾防治、非洲豬瘟防控、農業農村廢棄物資源化循環利用等關鍵核心技術難題,探索出基于農業產業鏈配置科技創新資源的協同創新機制,在節水節肥節藥、健康生態養殖、農機農藝融合、高值高效利用等關鍵領域取得重大突破,有效解決了制約農業質量效益競爭力提升的重大關鍵共性技術問題,推動了農業發展方式的轉變、生產效率及資源利用率的大幅提升,促進了鄉村主導產業、特色產業和富民產業的健康發展,培育了一大批農業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和家庭農場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加快了農業農村現代化進程。
其次,國家通過創建國家農業科技創新聯盟,整合國家和省市農業科技創新資源,并通過重大科技任務牽引、優勢科研資源集聚、科學運行機制保障等手段和體制機制創新,搭建了80多個產業性、區域性和專業性的農業科技創新的重要平臺和載體,在多學科集成綜合解決農業全局性重大戰略與共性技術難題、區域性農業發展重大關鍵性技術問題,培育農業農村發展新動能和新業態、支撐引領鄉村振興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構建了鄉村產業變革和農業農村現代化的科技創新網絡。
還有,國家在總結陜西楊凌農業高新技術示范區的創新試驗的基礎上,相繼創建了山東省黃河三角洲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范區、山西晉中國家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范區、江蘇南京國家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范區,在集聚各類要素資源,打造農業科技創新高地優勢,創建農業創新驅動發展的先行區和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試驗區方面進行了積極探索,推動有機旱作農業、植物工廠和智慧農業等新興農業關鍵技術體系及產業鏈、創新鏈的逐步成型,初步形成具有國際影響力的現代農業科技創新高地 和人才高地,構建科技創新驅動農業農村現代化建設的大格局的戰略目標正在實現。



再者,國家還圍繞資金項目、人才激勵、成果轉化等推出系列改革舉措,構建關鍵核心技術攻關的新型舉國體制,組建一批國家實驗室,設立科創板、改革創業板并試點注冊制,并在多個城市和地區建設現代農業產業科技創新中心和農業科技產業園,為打造區域農業農村經濟增長極,整體提升區域農業農村現代化的質量和水平,促進農業綠色發展創造了良好的科技創新支撐條件。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十三五”規劃中明確提出的“藏糧于地”“藏糧于技”的戰略思想,為我國依靠科技創新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農業農村現代化確立了至關重要的思想基礎和戰略方向,并使我國農業逐步步入產出高效、產品安全、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的現代化進程,農村也逐步走上“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和生活富?!钡泥l村振興之路?!笆濉逼陂g,我國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從56%提升到59.2%;主要農作物良種實現全覆蓋,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超過70%,水稻機械直播、玉米籽粒機收、油菜全程機械化取得重大進展,共享農業、體驗農業、中央廚房、設施農業、智慧農業、循環農業、功能農業和農業嘉年華等新興農業形態蓬勃發展,農產品精深加工水平加快提升,農業多種功能不斷拓展。同時,在一系列重大部署、惠民政策和科技創新的推動下,農業面源污染等生態安全風險得到有效防控,農村衛生廁所普及率超過65%,行政村生活垃圾收運處置體系覆蓋率超過90%,農村水電路訊等基礎設施加快建設,鄉村公共服務的短板得到有效修補,鄉村生態文明和農業農村現代化建設取得顯著進步。
圖片

03

“十四五”時期,農業農村現代化可能面臨哪些機遇和挑戰

“十四五”期間,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戰略關鍵期,也是中國農業農村現代化的戰略機遇期。十九屆五中全會重申堅持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重中之重,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鄉村振興道路,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強化以工補農、以城帶鄉,推動形成工農互促、城鄉互補、協調發展、共同繁榮的新型工農城鄉關系,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無疑將為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提供了絕好的歷史機遇和良好的政策環境。其次,基因編輯、互聯網技術和數據科學等新興科技領域的前沿進展及其集成創新正孕育著新的農業科技革命,進而影響和改變著全球農業產業形態和發展格局,設施農業、植物工廠、智慧農業等農業科技創新業態已成為國家高端農業競爭、糧食安全保障和農業可持續發展的首要戰略。新一輪的農業科技革命也將賦能中國農業農村現代化,系統改變農業農村現代化的動力、模式和形態,全面提高農業生產和資源利用效率、提升農產品安全供給能力和保障水平,加速農業和康養、旅游等其他產業的融合共生及農業農村多功能價值的綜合開發,為中國農業農村現代化提供更有力的科技支撐和更富有建設性的可能選項。還有,我國全面小康社會目標的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需求和城鄉居民消費能力的大幅度提升,中央提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明確將農業農村現代化和鄉村振興作為應對全球危機挑戰的壓艙石和生態文明建設的主戰場,所有這一切都將為我國實現科技創新驅動農業農村現代化提供巨大的市場動能和良好的發展機遇。



當然,我國要高水平地實現科技創新驅動農業農村現代化的戰略目標,依然面臨許多挑戰。首先,我國在農業農村現代化方面也存在諸多“卡脖子”的科技創新問題,比如,很多經濟作物的種子和畜產品繁育技術大量依賴國外,現代農業機械裝備、食品加工設備、設施農業和基因編輯等生物科技的核心專利和關鍵技術仍然受制于人,亟需要我們加強戰略技術攻關和基礎研究布局,彎道超車,著力解決我國農業科技大而不強、基礎研究和原始創新薄弱、某些關鍵技術創新不足等決定我國農業農村現代化質量、水平和高度的重大科技創新問題。其次,我國在科技創新成果導入農業農村現代化過程中依然存在嚴重的“腸梗阻”,科技創新驅動農業農村現代化的“最后一公里”依然沒有破題。許多縣域農產品種植和加工技術相對落后,一些地區農業面源污染、耕地重金屬污染嚴重,糧食生產成本不斷攀升,農業經濟效益不高,豐富的農業農村生態資源和多功能性沒有得到有效的價值開發等等,都與地方科技創新資源和科技創新服務有效供給不足、先進的科技成果在農業農村現代化過程中缺乏應用直接相關。要實現高質量的農業農村現代化,我們必須盡快改革和完善農業科技創新和推廣服務體系,加快解決制約農業科技創新發展的體制機制問題。
再者,農業科技創新主體的能力建設亟待加強。2020年5月,習近平總書記到山西考察調研,對發展黃花產業做出重要指示:“我們立即行動,將園藝學院的種質資源、基因組研究等基礎研究優勢與高寒作物研究所的栽培管理、加工等應用研究優勢相結合?!?/span>總書記的指示是基于對農業科技創新規律的精準認識而做出的,無疑有益于科技創新為山西黃花產業的持續發展提供高質量的支撐和服務?!笆濉逼陂g,很多地方已通過科技創新支持因地制宜地發展農業特色產業,但許多農業科技供給方因缺乏技術集成和學科匯聚的意識,無法為鄉村產業發展和農業農村現代化提供建設性的集成性解決方案,結果使相關產業的發展質量和水平不高,可能還帶來許多非預期的負面影響。此外,農業小微企業、農業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技術吸收、消化和再創新能力,也因各種原因不能滿足以科技創新驅動農業農村現代化的總體戰略要求,亟需要我們通過各種科技創新服務體系給予培育和提高。
還有,國家科技創新體系有待進一步優化和完善。國家農業科技創新體系經過多年的建設發展雖然成績顯著,但依然存在推動農科教、產學研結合與協同創新的乏力,對包括農商企業、農村專業合作組織和家庭農戶等農業生產經營主體的能力建設和創新創業服務關注不足等問題,致使農業科技創新遠不能發揮其整體支撐和引領現代農業發展和新農村建設的功能作用。中國要率先搶占農業科技創新的制高點,爭取現代農業發展的主導權,實現從農業生產大國向農業創新強國的快速轉型,亟待建立一個高效運行、功能優化的使能性的國家農業科技創新體系。
圖片

04

面對“農業強國”戰略,要充分發揮農業科技創新的核心作用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農業農村現代化進程,直接關系到社會主義現代化目標的進度和質量成色。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大頭重頭在“三農”,基礎和潛力也在“三農”。如何發揮農業科技創新驅動對“農業強國”的核心作用,是我們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和鄉村振興目標必須解決的重大戰略問題。為此,我們必須全面理解“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原則和“山水林田湖草是一個生命共同體”系統思想的微言大義,整體優化科技創新驅動農業農村現代化和鄉村振興的戰略布局和體制機制,讓科技創新成為“農業強國、農業農村現代化和鄉村振興的動力源和加速器,并使我國的農業農村現代化和鄉村振興成為中國科技創新實現彎道超車、取得根本性突破的試驗場和助動力,成為新時代全面建設現代化國家和實現高質量發展的新動能和新亮點。



首先,國家應優先資助“基于應用導向的基礎科學研究”,鼓勵科技創新工作者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經濟主戰場、面向國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和農業農村現代化的重大需求選擇研究課題,既要對科學保有好奇心,也要有“把需求問題轉化為技術問題”的敏感性,在解決事關農業農村現代化等重大戰略問題的過程中既做貢獻,又出成果,以發現重大的基礎科學問題并取得高質量的原創性成果,進而將世界科技創新的焦點和重心吸引到中國農業農村現代化的主戰場,在中國大地上描繪出最精彩的科技創新和農業農村現代化的壯麗畫卷。
其次,國家必須通過各種可能的機制和措施加強和完善農業科技園、創新示范區、科技小院和農業嘉年華等高水平的“頂天立地”的鄉村科技創新服務平臺與基地,以優化科技創新和農業農村現代化的對接機制,吸引更多的高層次科學家、技術專家、企業家、科技特派員和鄉土創新創業者匯聚鄉村大地,讓他們能夠留得住、沉得下并有發揮其知識才干的場所和條件,進而培植鄉村人力資源和創新資源,營造科技創新驅動鄉村產業興旺的微生態,激活區域科技創新驅動農業農村現代化的內在動能,因地制宜地開發鄉村資源優勢和價值及農業農村的多功能性,為農業農村現代化提供集成性的科技創新服務和更多量身定制的解決方案。



再者,我們必須加強科技創新主體能力建設,著力培育新興農業生產經營主體。以科技創新驅動農業農村現代化是一個由諸多創新主體實現的功能耦合和協同創新過程,不僅需要作為農業知識生產和科技創新服務供給主體的研究性大學和科研院發揮引領作用,更需要農商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和家庭農戶等新興農業生產經營主體積極采用現代科技創新成果。前者提供多學科集成服務的能力和水平決定著國家農業農村現代化的技術高度,后者獲得和接受科技成果的能力和程度則決定著國家農業農村現代化的總體質量。特別的,針對這些農業科技創新主體和新興農業生產經營主體的能力建設和投資,還可全面激活農業產業鏈和價值鏈的創新創業活動,加速科技創新驅動農業農村現代化的進程,讓設施農業、智慧農業和創意農業等等新型農業科技產業形態盡早落地生根、開花結果,為中國農業農村現代化注入新動能和新樣態。
最后,我們還必須圍繞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農業農村現代化、推動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建設,促進鄉村高質量發展和確保鄉村社會經濟安全等重大戰略,以底線思維重構國家農業科技創新體系,全面提升農科教、產學研結合與協同創新的整體效能,促進各類科技創新和服務主體及行動者之間的集體學習、資源共享和功能耦合,同時有效規避農業農村現代化過程中的重大安全風險,以實現科技創新驅動現代農業發展、新農村建設和可持續發展的國家戰略。
當前,世界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加速演進,科技創新和中國農業農村現代化已成為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中的“關鍵變量”,面對美國等西方國家對我國科技創新領域實行的“高壓”政策,以及我國農業農村現代化中出現的結構性的變化和重大戰略性問題,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和民生改善比過去任何時候都更加需要科學技術解決方案,都更加需要增強科技創新這個第一動力。我們必須于危機中育先機、于變局中開新局,向科技創新要答案,通過科技自立自強發揮科技創新引領農業農村現代化第一動力作用,為農業農村現代化提供新的成長空間、關鍵著力點和重要支撐,為鄉村振興、農業農村高質量發展、民生改善和國家安全提供堅實保障。
為此,我們必須樹立科技創新驅動農業農村的戰略意識,堅持“藏糧于地”和“藏糧于技”的戰略思想,通過各種體制機制創新鼓勵各類科技創新主體投身于農業農村現代化和鄉村振興的偉大事業,守正創新,在中國大地上做出最卓越的科技成就和社會貢獻??梢灶A期,隨著我國以科技創新驅動農業農村現代化的體制機制的逐步完善,生物技術、數據科學和智慧農業等諸多前沿科技創新成果在農業農村中的廣泛應用和深度開發,我國將加速實現農業強、農村美和農民富的鄉村振興愿景,以及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農業農村現代化的戰略目標。
來源:中外農業概覽雜志(公眾號對話頁回復“雜志”即可免費訂閱)。
大地影院bd在线播放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