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

注冊

首頁?新聞資訊?行業資訊

新聞資訊

中國“紅蓮稻”助力“一帶一路”國家農業發展!

2022-12-13 閱讀量: 來源:新華社

“武漢大學研發的紅蓮型雜交水稻耐熱、耐干旱、質量高,在我國得到廣泛推廣”“希望紅蓮型雜交水稻使更多的區域和人民受益,為構建安全、穩定、合理的世界糧食安全作出貢獻”……

近日,在武漢大學生物學科創建一百周年之際,來自莫桑比克、巴基斯坦、馬來西亞、緬甸等多國的大學和研究機構紛紛發來賀信,感謝中國紅蓮型雜交水稻在國際合作、農業對外援助等方面的積極作用。


英國(右)與學生在湖北鄂州試驗基地查看水稻生長情況(2013年9月8日攝)新華社 發

從中國的田間地頭到國外的餐桌,中國科研人員通過幾十年如一日的鉆研,使得紅蓮型雜交水稻變身“國際稻”,讓世界上更多人品嘗到來自中國的優質大米。

上世紀70年代,在武漢大學任職的朱英國帶領科研團隊經過反復試驗篩選,發現海南的“紅芒”野生稻和常規稻種“蓮塘早”雜交培育出的紅蓮型配子體不育系品質優良,邁出了中國雜交水稻研究的重要一步。


水稻是喜溫作物,育種只能在春天進行。為了加快研究、培育進度,每當秋風乍起,朱英國便會奔赴氣候更溫暖的廣西南寧;寒冬來臨,他又轉戰海南;直到次年春天,他才揣著種子返回湖北趕季播種。

40多年來,他和團隊選育的紅蓮型雜交水稻品種,在中國和“一帶一路”國家得到廣泛推廣應用。

“一粒種子可以改變一個世界。隨著研發的深入,紅蓮型雜交水稻不斷改良、完善,走出國門,遠銷海外。在東南亞和非洲等地,“紅蓮稻”因其耐高溫、耐鹽堿、抗病蟲的特質,種植區域廣泛,受到歡迎。

截至2020年,中國累計出口紅蓮型雜交水稻種子30萬噸以上,為保障世界糧食安全作出了“中國貢獻”。


將紅蓮型雜交水稻帶到馬來西亞進行試驗,增產效果顯著;成立“中巴紅蓮型雜交水稻聯合研究中心”,累計在巴基斯坦建設試驗示范基地100余畝……近年來,武漢大學多措并舉,與“一帶一路”國家的科研機構分享雜交水稻技術。

在不久前舉行的“雜交水稻援外與世界糧食安全”國際論壇上,巴基斯坦國家糧食安全與研究部部長塔里克·巴希爾·切馬在致辭中表示,武漢大學和巴基斯坦旁遮普大學聯合開展的極耐高溫型紅蓮雜交水稻研究工作,將會促進巴基斯坦高產雜交稻種的研發,提高巴基斯坦國內糧食安全保障水平。


2017年,朱英國院士去世后,研究雜交水稻近40年的武漢大學教授級高級工程師朱仁山接過“接力棒”。

朱仁山說,大力推進紅蓮型雜交水稻在“一帶一路”國家的產業化推廣,對于豐富當地的水稻品種、發展當地經濟、增加當地農民的收入,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內容來源:新華社,內容僅供學習參考,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大地影院bd在线播放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