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

注冊

首頁?新聞資訊?行業資訊

新聞資訊

科技改變世界!智能農機助力中國!

2022-11-03 閱讀量: 來源:農業行業觀察

秋收秋種,也有中國的故事...

最近,央視網滿是播報“全國秋收秋種”的視頻,視頻里除了顆粒滿倉和孕育新生的秋收秋種新場景之外,農田里的黑科技、智能農機也成為秋收冬種場景里一道靚麗的風景線。智慧農機改變了傳統農耕方式,讓農業生產更高效、更安全、更便捷。

比如,河南省安陽市曹固村,無人駕駛收割機兩天收完1200畝地;廣西壯族自治區賓陽縣的現代蔗業示范區,大型甘蔗收獲機將甘蔗切段收集、蔗葉分解成碎渣;山東樂陵市用無人駕駛收割機收玉米;東光縣智能化農機具服務秋收機械化作業綜合水平超95%;東北黑土地利用小衛星收“大苞米”擦出了黑科技助力農業現代化的火花...

農業現代化

科技強農是重要方略

根據農業農村部發布的數據,預計今年“三秋”期間,各地投入的各類農業機械將達到3000萬臺(套),同時,智能農機的使用更是成為農耕的常態。大力推進科技強農,促進產業高質高效已經成為中國農業創新與發展的重要方略。

“要把發展農業科技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大力推進農業機械化、智能化,給農業現代化插上科技的翅膀?!?。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快速提升,由2012年的57%到如今超過72%。農機裝備產業發展也取得積極成效,突破了一批關鍵技術。農業生產的機械化,對于加快推進我國農業現代化進程具有重要意義。“農機裝備是提升農業效率、保障糧食安全的重要支撐”。

對此,工業和信息化部相關負責人也指出,到“十四五”末期,我國平原地區主要糧食作物將全面普及以導航技術為主、具備自動行走能力的智能農機裝備,在集中連片的大型平原地區農場,具備高度自主行走能力的智能農機、完全自主行走能力的農機將成為作業主力。

農業農村部還指出,發展農機大數據和智慧農機裝備是我國農業機械化和農機產業轉型升級的重要方向。在推進農業生產全程機械化的同時,通過信息技術裝備實現農業生產經營管理數字化、信息化、智能化,對提高農業發展質量效益、建設現代農業具有重大意義。

踐行鄉村振興

智能農機是核心“黑科技”

近些年,為了積極響應國家政策,博創聯動加快智能農機的推廣步伐,不斷進行產品創新和模式創新,借助黑科技幫助農業提質增效,踐行鄉村振興。比如,自今年4月份,北京·海淀上莊鎮政府、中關村科學城聯合海淀區科技企業——博創聯動,選擇上莊鎮405畝京西稻種植區作為智慧農場項目建設點,如今,京西道智慧農場已經迎來了大豐收,并開啟了秋收的“第一鐮”。

在賦能京西智慧農場過程中,博創聯動以智能農機為核心,以精準化栽培為手段,以農場綜合管理大數據平臺為依托的,打造出一個可靠感知、全面互聯、數字化智能調控的智慧農場,讓「坐在辦公室種田」的夢想成為現實。

黨的十八大以來的十年,我國扎實推進農業機械化和科技進程,智能農機、電腦、網絡技術廣泛應用于農業生產的各領域、各環節,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超過61%,全國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超過70%,三大主糧基本實現全程機械化。

農業行業觀察透視發現,以智能化、高性能的優質農機,為我國各地農業生產提供裝備保障,以全過程的數字化“絕技”幫助水稻生產降本增產,助力我國糧食生產提質增效。

以水稻為例。

在水稻生產環節,智能農機投入使用,通過對傳統水稻生產進行數字化改造,全過程運用互聯網、物聯網、大數據、衛星遙感等現代信息技術,在稻田里安裝氣象站、蟲情測報燈,在田間插入土壤傳感器、水位傳感器,在空中運用衛星遙感技術、多光譜無人機等,迅速準確地將稻田的溫度、濕度、水情、用肥等數據實時傳輸至大數據中心,經過收集處理之后,建立一套耕、種、管、收種植模型,將良種與良法相結合。

數據顯示,智能農機的使用,不僅提高了作業精度、作業效率,降低了生產成本,還可最大程度降低損失率。比如,在降低損失率環節上,玉米、水稻、大豆機械收獲減損可分別控制在4%、2.8%和4.5%以內,此舉大大促進了我國糧食增產增效。

大地影院bd在线播放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