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

注冊

首頁?新聞資訊?行業資訊

新聞資訊

從漯河農業產業鏈出發,探索農業全產業鏈打造關鍵

2022-11-02 閱讀量: 來源:農業行業觀察

2021年中央一號文件明確提出:構建現代鄉村產業體系。首先提到要依托鄉村特色優勢資源,打造農業全產業鏈,把產業鏈主體留在縣城,讓農民更多分享產業增值收益。

農業農村部在《關于落實好黨中央、國務院2021年農業農村重點工作部署的實施意見》中提到大力發展鄉村富民產業,提升產業鏈供應鏈現代化水平,首先要打造農業全產業鏈。

2022年農業農村部發布《農業農村部關于開展國家現代農業全產業鏈標準化示范基地創建的通知》,要求做好2022年國家現代農業全產業鏈標準化示范基地創建工作,圍繞保障糧食安全和重要農產品供給、推動農業高質高效等重點任務,聚焦主導和特色產業,創建一批國家現代農業全產業鏈標準化示范基地。

為何三農重磅文件紛紛把打造農業全產業鏈放在推動鄉村產業發展的首要位置?

這要從農業全產業鏈究竟是什么說起。

從定義上看,農業全產業鏈是鄉村產業發展的“升級版”。鄉村產業,根植于縣域,以農業農村資源為依托,以農民為主體,以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為路徑,地域特色鮮明、創新創業活躍、業態類型豐富、利益聯結緊密,是提升農業、繁榮農村、富裕農民的產業。

其實質是將以農業農村資源為依托的二三產業盡量留在農村,把農業產業鏈增值收益和就業崗位盡量留給農民。

而農業全產業鏈正是圍繞區域農業主導產業,將農業研發、生產、加工、儲運、銷售、品牌、體驗、消費、服務等各個環節、各個主體鏈接成緊密關聯、有效銜接、耦合配套、協同發展的有機整體,推動農業從抓生產向抓鏈條、從抓產品向抓產業、從抓環節向抓體系轉變。

因此,農業全產業鏈是鄉村產業高質量發展的產物,是構建現代鄉村產業體系的前提,能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和農業農村現代化提供有力支撐。

說了這么多,為什么發展鄉村產業要打造農業全產業鏈?

因為它的好處實在太多了,總結而言有以下三點:

一、發揮農業多種功能,提升鄉村多元價值

民族要復興,鄉村必振興。鄉村振興,產業興旺是基礎。當前,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和農業農村現代化,根本的是匯聚更多資源要素,拓展鄉村功能價值,拓展產業增值增效空間,壯大縣域鄉村富民產業,讓農民有活干、有錢賺。

總的來看,鄉村產業的發展,其實質就是順應經濟社會發展、滿足消費結構升級需求、發掘農業多種功能價值的過程。特別是近年來,城鄉居民渴望“望山見水憶鄉愁”,對鄉村優質綠色農產品、優美生態環境、優秀傳統文化需求快速上升,鄉村作為兼具自然、社會和經濟的區域綜合體特征日益突出,生產、生活、生態和文化價值不斷上升。

打造農業全產業鏈,就是聚集農業多種功能,提升鄉村多元價值的具體體現。

一是能發揮農業食品保障功能。延長產業鏈,提升價值鏈,打造供應鏈,讓消費者吃飽、吃好、吃安全、吃健康、吃愉悅;

二是能發揮農業生態涵養功能。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開發綠色生態高附加值的產品,遵循高效利用的循環經濟。

三是能發揮農業休閑體驗功能。催生“農業+”鄉村新產業新業態跨界融入現代要素和時尚元素,拓寬跨界就業、跨越增收機會。

四是能發揮農業文化傳承功能。讓文化之美,為鏈條鑄魂,以文化之力,為鏈條賦能,傳承民族文化,推進產業創新。

通過打造農業全產業鏈,農業四大功能得以體現,從而推動農業及其相關聯產業產值上升,為鄉村全面振興鑄就堅實基礎。

二、拓展產業增值增效空間,讓農民更多分享產業增值收益

鄉村產業是姓農、立農、為農、興農的產業,最重要的特征是“聯農帶農”。

打造農業全產業鏈,就是緊緊抓住“糧頭食尾、農頭工尾”,以分工協作為前提、以規模經營為依托、以利益聯結為紐帶,將龍頭企業、農民合作社、家庭農場、農戶以及育種公司、農資供應、科研團隊、技術培訓、生產服務和貸款擔保等主體一體化打造,組建農業產業化聯合體,以此為載體延伸農業生產、加工、流通、服務等增值增效鏈條,實現循環增值、梯次增值、全鏈增值,讓農民多環節就業增收。

通過產業鏈賦能,農民就業增收從狹窄的種養領域向寬廣的二三產業領域持續拓展,從農業單項生產環節向全產業鏈持續增收拓展,開辟了農民增收“靠地、靠力”后的“第三空間”,讓農民從分工優勢、比較優勢、融合優勢中同步受益、同步提升、同步發展,農民不光“賣農金”,還能“收租金”“分紅金”“掙薪金”“得財金”,搖身變成令人羨慕的“五金”農民。

三、提升產業鏈供應鏈現代化水平,構建新發展格局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將“提升產業鏈供應鏈現代化水平”作為加快發展現代產業體系、推動經濟體系優化升級的重點任務。構建現代鄉村產業體系,也要從推進產業基礎高級化、產業鏈現代化的角度入手,提高農業經濟質量效益和核心競爭力。

打造農業全產業鏈,既是瞄準國際標準。擴優勢、補短板、延鏈條,制定推動產業鏈、價值鏈、供應鏈聯動發展、合理布局的路線圖、施工圖,避免重復建設和無序競爭。構建以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為核心的全產業鏈體系,建立以市場為導向、按需生產的產業鏈、價值鏈、供應鏈組織方式。

打造農業全產業鏈,也是打造核心優勢。圍繞確保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穩定,著力提升科技創新和進口替代力度,增強核心控制力。發揮企業的創新主體作用,圍繞鄉村產業發展中面臨的原料靠進口、加工在城市、供需有矛盾等問題,統籌布局一批產業基礎安全可靠、產業鏈條健全完整的新項目,挖掘項目背后的創新技術、經營理念,為創制農業全產業鏈關鍵技術裝備做基礎,減少對外依賴。

打造農業全產業鏈,還是完善體制機制。通過建立公共化平臺、打造上中下游體系,解決縣域鄉村產業價值鏈低的問題,提升縣域農業主導產業全產業鏈現代化水平,從而順應消費升級需求,保障產業發展各環節有機銜接、協同聯動,對接更多市場渠道,推動農業向價值鏈中高端躍升,加速鄉村產業創新發展,持續做大縣域生產總值增量和總量,為新發展格局形成提供堅實的內需戰略支點。

農業全產業鏈既然這么好,那究竟該怎樣打造?

近年來,河南省漯河市通過“三鏈同構農食融合”全產業鏈發展模式,瞄準痛點精準著力,圍繞“中國食品名城”建設,用工業理念發展農業,做足農產品精深加工和大市場流通文章,被農業農村部作為全國鄉村產業高質量發展“十大典型”予以推廣。

產業鏈、供應鏈、價值鏈三鏈同構,是漯河制勝法寶。

2019年,漯河出臺了《關于堅持“三鏈同構”著力打造完善豐滿的綠色食品產業生態的工作部署》,把“三鏈同構”細化為47項具體工作,形成了有目標、可操作、能落地、可考核的路線圖、責任狀。

以雙匯為例。

盡管雙匯以屠宰和肉類深加工為核心,但在美味擺上餐桌之前的所有環節,現在全部可以在漯河區域內完成。

目前在漯河雙匯第一、第二兩個工業園區內,向上游有飼料業和養豬業、養雞業,向下游有包裝材料、調味料、冷鏈物流、連鎖商業、國際貿易,形成了主業突出、行業配套完善的產業群。

像雙匯這樣產業鏈條長而完整的大體量名企業,在漯河不在少數。產業鏈上缺什么,政府就招什么,填平補齊,把短板變長板。

這只是第一步。

供應鏈的穩定和安全,也是漯河打造農業全產業鏈的關鍵之一。漯河引導區域內聯合體抱團發展,各企業之間相互配合,協同作戰、共享公共資源、互為穩定的供應鏈。

除了企業聯合體間的合作,便捷的電商和物流體系也必不可少。漯河還是“中國快遞示范城市”,大力發展涉農電商,搭建體系化的物流網絡。

在召陵區漯河食品電子商務產業園內,配備了智能物聯港、漯河電商學院、網商運營中心、網商創意中心、網商孵化中心、跨境電商中心、物流分撥中心、生活服務中心、生產加工中心。

“我們先后引進村創、耘初、新供銷聚超等涉農電商50多家,建立村級服務站(網點),供、產、銷無縫對接,推動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生產加工企業與電商企業互聯互通,實現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闭倭陞^商務局副局長楊愛華說。

最后一步,就是提升價值鏈。價值提升不僅體現在產值,農民更要從中獲得切實效益。

漯河圍繞食品產業高端發展,做好創新、質量、品牌“三篇文章”,著力提升價值鏈。

特產、品牌、企業三位一體,是漯河的內在動力

目前,漯河擁有規模以上食品工業企業136家,銷售收入超700億元企業1家,超20億元企業3家,超億元企業27家。

漯河的特色農產品品牌不只“漯河麻雞”,叫得響的還有“漯河辣椒”“臨潁大蒜”“金麥香”麥芽、“三只狐貍”葡萄、“小村鋪”有機蘿卜、“沙澧春天”果品等。

漯河市以農業特色產業資源為依托,不斷探索農業現代化、品牌化發展的新路徑,完善“產、學、研”合作體系,以漯河食品職業學院為依托,協同江南大學食品學院、西北農林科技大學食品科學與工程學院等5家高等院校打造了漯河食品產業公共研發平臺,以研促產,直接為漯河及周邊100多家中小食品企業增加銷售收入13.5億元,推動了農業全產業鏈邁向價值鏈中高端。

為扶持特色農業品牌建設,漯河市制訂了農產品品牌建設實施方案,積極開展品種培優、品質提升、品牌打造和標準化生產工作,穩步推進“三品一標”認證。在食品領域制定了88項生產加工標準,參與了近百項國家和行業標準制定,在農產品生產領域制定了20項省級標準、309個地方標準。平平食品在全國率先發布《調味面制品》《魔芋即食食品》等四項團體標準,填補了國內行業空白。全市通過“三品一標”認證的無公害農產品達到63個、綠色食品40個、有機農產品1個,地理標志產品2個。

農業產業化聯合體是漯河的三產載體

2020年,漯河糧食總產量190多萬噸,全市小麥畝產和優質小麥比重均居全省前列。該市緊緊抓住“糧頭食尾”“農頭工尾”,讓糧食做前端、餐桌做尾端,農業做前端、工業做尾端,培育農業產業化聯合體,推動前端向原料基地延伸,后端向精深加工拓展,把田間當作食品產業的“第一車間”,采取“企業+基地+農戶”的形式,組織簽訂“五級訂單”,既能為龍頭企業提供優質安全的原料,又能使廣大農民通過發展現代農業大幅度增加收入。

目前,漯河市組建由龍頭企業牽頭、農民合作社和家庭農場跟進、小農戶廣泛參與的農業產業化聯合體25個,其中省級聯合體20個,覆蓋糧食、畜牧、蔬菜、食用菌等主導產業,每個現代農業產業園都有一個產業化聯合體牽頭組織,形成了“產業化聯合體+現代農業產業園”的發展格局,全市100余家龍頭企業、200多家農民合作社和家庭農場進入聯合體發展,年產值突破900億元。

農業產業化聯合體破解了農民種糧與多元就業增收難以兩全的難題。2020年,漯河市農民人均收入1.8萬元,增速7%,超出全省10個百分點。其中,產業化聯合體內的農民比聯合體外的農民每年多增收3000元。農民收入增加,提高了農民種糧積極性,二者相輔相成、相得益彰。

2020年,漯河市發展優質小麥119萬畝,占小麥播種面積的50.7%,居河南省首位;優質小辣椒常年保持在40萬畝以上,成為中西部最大的小辣椒生產基地;生豬出欄同比增速高于全省近5個百分點,居全省第四位,為確保重要農產品特別是糧食的供給做出了積極貢獻。

大地影院bd在线播放免费